由PPT製作引發的隨想

2023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四(已編輯)
1
這篇文章上次修改於 2024 年 4 月 9 日 星期二,可能部分內容已經不適用,如有疑問可詢問作者。

由PPT製作引發的隨想

於 Timeline,偶覽推言一則,曰:

「会做 PPT 的人,就好像有魔法一般。」

第一張 PPT,內容雜亂而無重點-來源於網路

第一張 PPT,內容雜亂而無重點-來源於網路
第二張 PPT,內容清晰詳略有秩-來源於網路

第二張 PPT,內容清晰詳略有秩-來源於網路

此言一出,心頗為之動。時見圖簿甲乙兩種,前者在吾平日繁務中屢見不鮮,而後者則在網路中頗受設計師樂道。兩者盡管所蓋同彰,然乙者能工巧匠,提要擇精,分明軒輊,以排偶分隔之巧,用大小之變,使觀者得以層層遞進,洞見文章之肺腑;而甲者則恣意堆砌,浮躁紊亂,令人目不暇接。

於是下,一則議論映入眼簾:

「無非就是幾個教程小技巧,模板一套 編編內容 對齊對齊 對稱對稱」

原作者回之曰:

「承認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強,是一种美德。PPT 制作在我看來也是有很多技术含量的,即使套用模版,你也只是模版的使用者,真正厲害的是制作模版的人。」


於我觀之,此評雖淺見一斑,然不謬——借模以立架,梳理而後次之,對齊對稱,乃排版之基也。然而,眾多徒手,徒有其表,不求甚解,但以隨意配色,遂成紊亂。

從普普通通之 PPT 言及,若橫置斯評之理,似可推而廣之——畫者但揮筆,音樂不過譜中之音,披薩乃麵糊上之肉與乾酪。此等解構至末,不問深淺,皆歸於「無」,於「平庸」。若日常儘解構,終將塵歸塵,土歸土,斯世何異虛無之荒原?若情、若意亦被剜削,至終一無所有,惟餘虛空。

至解構之極,人或自問:身何在?何時可解,解而何止?建構之時又當如何?其度又在何處?

久思之後,吾有感而發:「茫然。」


近歲觀 AI 之畫,自亦試之,曾究 MidJourney/Stable Diffusion 之理,追其背後之學,然對 AI 之作終究提不起興趣——非同逆技術之流,吾實好技之士。然心猶疲倦,萬象皆可 AI,藝亦因之漸失趣味。

誠然,吾之此般思維,並非與那揚言「護版權」而實則阻礙科技進展者相同。筆者自認對技術懷有至誠之愛,對於能親歷 AI 技術所迸發的奇妙變革感到無上榮幸,也肯定了 AI 所創作出業物之藝術性所在,期盼其在將來之日能更加璀璨綻放。

然而,我亦不免感到一絲疲乏與倦怠。時時刻刻,無數的 AI 作品湧現而出,而「藝術」也因之逐步被無盡的剖析解構,遂漸漸失去了往昔之「趣味」。於此過程當中,吾漸悟昔日畫家面對相機普及時可能之心態。

於完美無瑕之作的璀璨光芒下,我反而對那些樸素而真誠的事物情有獨鍾。近仔細觀察漢碑魏文,字字或許不甚整齊,結構偶現古怪,然整體卻雅亂有致,盈溢着厚重的古樸之美,無論是規模大小,皆顯得意味深長。自遇見其他書法家之作,遂棄田英章,不復涉獵所謂規矩矜正之「田楷」。

魏碑-來源於網路

魏碑-來源於網路

同樣的原因,相比於各類一板一眼,規規整整的藝術作品,我更鍾情於漢畫像磚、自由爵士樂、布魯斯等所獨具的粗獷與率真,它們的「不完美」造就了它們獨特的趣味。

漢畫像磚-來源於網路

漢畫像磚-來源於網路

轉念考諸對於塵世生活之體悟,寧可不拘一格追求完美,不若放鬆心態,尋覓生活中真正的喜悅。於閑暇之餘,隨意翻閱老子莊周之言,從中尋得心靈的慰藉與啟迪。
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
  • Loading...